“二十大報告提出,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咱們村要齊心協力發展產業,尤其是養殖業,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,只有產業發展‘旺起來’,大伙才能‘富起來’。”
12月3日,海原縣高崖鄉三分灣村駐村工作隊借助收繳養老、醫療保險機會,為現場老百姓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活動,第一書記郝騫的發言贏得鄉親們陣陣掌聲。
郝騫向現場群眾講解黨的二十大重大意義、大會主題、黨的中心任務,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本質要求等。并結合三分灣村特色產業發展情況,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”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”戰略進行解讀。
三分灣村駐村第一書記郝騫向群眾講解黨的二十大精神。
養殖業是三分灣村主導產業,群眾養殖基礎好、養殖意愿高,全村現有羊存欄15900余只,牛存欄932頭。在駐村工作隊、村兩委班子的入戶宣傳宣講下,該村肉牛補欄149頭。微宣講現場,郝騫從當前肉牛養殖政策入手,向村民推廣養殖西門塔爾、安格斯品種肉牛。鼓勵群眾緊跟縣上的決策決定,抓住機遇,在大力養殖肉牛的同時,享受黨的好政策帶來的紅利,讓特色農業在助力鄉村振興中更有“牛勁”。
郝騫接地氣的宣講,讓現場村民對肉牛養殖吃下了“定心丸”,紛紛表達了聽黨話、跟黨走、感黨恩,大力發展生產、增加收入的強烈意愿。“黨的政策太好了,讓我享受上了低保、殘疾、種植養殖等各類補貼,還為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。一年下來收入49900多元,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。”脫貧戶馬蘭花表示,“聽了郝書記對二十大精神的宣講和肉牛產業的政策講解,我對往后的日子更有信心了。打算明年養3頭西門塔爾牛增加收入。”村民田學梅說:“今年我享受了基礎母牛補貼政策,3頭牛給我補了3000元,明年準備再補欄5頭安格斯牛,擴大養殖規模。”
海原縣發動全縣151個駐村(社區)第一書記充分利用專題學習會、各類活動、聊家常、話心聲等各種機會,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,傳播黨的聲音,帶領黨員群眾一起感受在黨的領導下鄉村發生的巨變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村民的疑問,與群眾一起規劃村莊的發展前景,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(寧夏日報記者 王文革 文/圖)
來源:寧夏日報客戶端